铁钱蕨

拼音
tiě qián jué
注音
ㄊㄧㄝ ˇ ㄑㄧㄢˊ ㄐㄩㄝˊ

“铁钱蕨”基本解释

解释 1.厥类植物﹐铁线厥科。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匍匐。叶柄细弱﹐紫黑色﹐有光泽。小叶片扇形﹐外缘斜圆形﹐浅裂。生溪边和石上。为钙质土的指示植物。可供观赏和药用。

“铁钱蕨”百科

百度百科

铁钱蕨

  • 多年生草本,高15-40厘米。根状茎横走,黄褐色,密被条形或披针形淡褐色鳞片,长10-25厘米,宽8-16厘米,中部以下为二回羽状复叶;羽片互生,小羽片斜扇形,基部阔楔形,边缘浅裂至深裂,裂片有微群圆形着生于叶背面裂片顶端;囊群盖由小叶顶端的叶缘向下面反折而成。根状茎横生,密生棕色鳞毛,叶柄细长而坚硬,似铁线,故名铁线蕨。叶片卵状三角形,2-4回羽状复叶,细裂,叶脉扇状分叉,深绿色。孢子囊群生于羽片的顶端。铁线蕨又称铁丝草、铁线草、水猪毛土,为铁线蕨科铁线蕨属多年生草本观叶植物。
  • “铁钱蕨”分词解释

    ● 铁 (鐵) tiě ㄊㄧㄝˇ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形容坚硬:~拳。~军。~骑。

    详情

    ● 钱 (錢) qián ㄑㄧㄢˊ 货币:铜~。金~。银~。~票。~币。~财。~庄。~粮。 费用:车~。买书的~。 财物:有

    详情

    基本字义● 蕨jué ㄐㄩㄝˊ〔~类植物〕植物的一大类,草本,很少木本,有根、茎和叶,用孢子繁殖,生长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地带,如“蕨”、“石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