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杼

拼音
tóu zhù
注音
ㄊㄡˊ ㄓㄨˋ

“投杼”基本解释

《战国策·秦策二》载:有一个和曾子同名同姓的人杀了人,别人误以为是曾子,来告诉曾母。曾母起初不信,但到第三个人来告诉时,她终于信以为真,吓得“投杼逾墙而走”。杼:织布的梭子。后以“投杼”表示流言可畏,对某人的谣言一多,连最亲近者的信心也会被动摇。

“投杼”百科

百度百科

投杼

  • 投杼、词语,比喻谣言众多,动摇了对最亲近者的信心。讲述的是以曾子良好的品德和慈母对儿子的了解、信任而论,“曾参杀了人”的说法在曾子的母亲面前是没有市场的。然而,即使是一些不确实的说法,如果说的人很多,也会动摇一个慈母对自己贤德的儿子的信任。由此可以看出,缺乏事实根据的流言是可怕的。后以“投杼”比喻谣言众多,动摇了对最亲近者的信心。
  • “投杼”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投tóu ㄊㄡˊ 抛,掷,扔(多指有目标的):~篮。~弹(dàn )。 跳进去:~河。自~罗网。 放进去,送进去?

    详情

    基本字义 ● 杼 zhù ㄓㄨˋ 织布机上的筘,古代亦指梭:机~( ? 指织布机,如“不闻~~声,惟闻女叹息”;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