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垣

拼音
wēi yuán
注音
ㄨㄟ ㄩㄢˊ

“薇垣”基本解释

1.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元代称行中书省为薇垣。明洪武九年改元代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司,亦沿称为薇省或薇垣。清初也称布政司曰薇垣或薇署。故明清时常以薇垣称相当于中书省的中枢机构或布政司。
2.紫微垣的省称。

“薇垣”百科

百度百科

薇垣

  • 薇垣是一个词语,拼音:wēi yuán,唐开元元年改称中书省为紫微省。简称微垣。也指紫微垣。
  • “薇垣”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薇wēi ㄨㄟˉ〔紫~〕a.落叶小乔木。开紫红色或白色花,结球形蒴果。供观赏;b.这种植物的花。均通称“满堂红”。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结荚

    详情

    ● 垣yuán ㄩㄢˊ 矮墙,墙:短~。城~。墙~。 城:省~(省城)。 官署:谏~(谏官官署)。 星的区域,古代把众星分为上、中、下三垣?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