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冰吐雹

拼音
xián bīng tǔ báo
注音
ㄒㄧㄢˊ ㄅㄧㄥ ㄊㄨˇ ㄅㄠˊ

“衔冰吐雹”基本解释

解释传说嵩山有大蜥蜴数百,吸了水后立即吐出冰球,随着雷声化为雨雹下降。事见宋洪迈《夷坚乙志.嵩山三异》。诗文中每用为雨雹大作之典实。

“衔冰吐雹”百科

百度百科

衔冰吐雹

  • 衔冰吐雹,读音是xián bīnɡ tǔ báo,是传说嵩山有大蜥蜴数百,吸了水后立即吐出冰球,随着雷声化为雨雹下降。
  • “衔冰吐雹”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衔(銜)xián ㄒㄧㄢˊ马嚼子。用嘴含,用嘴叼:~枚。燕子~泥。含在心里:~恨。~冤。~恤(含哀,怀着忧伤)。~戢(敛藏于心,?

    详情

    基本字义● 冰bīng ㄅㄧㄥˉ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块。~凌。~箱。~窖。~雕。~封。~球。~镇。~释(像冰一样融化,喻嫌隙、怀疑、误会等完全消除

    详情

    基本字义● 吐tǔ ㄊㄨˇ使东西从口里出来:~痰。吞~。~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放出,露出:高粱~穗。~故纳新。说出:?

    详情

    基本字义● 雹báo ㄅㄠˊ ◎ 空中水蒸气遇冷结成的冰粒或冰块,常在夏季随暴雨下降:冰~。~子。~灾。 英语 ha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