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罗尼

拼音
tuó luó ní
注音
ㄊㄨㄛˊ ㄌㄨㄛˊ ㄋㄧˊ

“陀罗尼”基本解释

解释 1.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总持"。谓持善法而不散﹐伏恶法而不起的力用。今多指咒﹐即秘密语。 -----------------国语辞典陀罗尼tuó luó níㄊㄨㄛˊ ㄌㄨㄛˊ ㄋㄧˊ

  1. 一串帮助记忆的语言或声音。为梵语dhāra?ī的音译。义译为总持。一般认为它具有神秘的力量,使持诵者获得功德和对佛法不忘的作用。在汉、藏佛经中,陀罗尼皆采音译。其篇幅长短不一。

“陀罗尼”百科

百度百科

陀罗尼

  • 【陀罗尼(梵 dhāra?ī,藏gzun%s)】
  • 意译为总持、能持、能遮。指能令善法不散失,令恶法不起的作用。后世则多指长咒而言。按梵语,系依具‘持’义的语根所形成的名词。意为能总摄忆持。
  • “陀罗尼”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陀tuó ㄊㄨㄛˊ 〔~螺〕一种儿童玩具,呈圆椎形,用绳绕上,然后一拉,使其在地上旋转起来,用鞭抽打旋转不停。 山冈。

    详情

    ● 罗 (羅) luó ㄌㄨㄛˊ 捕鸟的网:~网。 张网捕捉:~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雀(形容门庭

    详情

    基本字义● 尼ní ㄋㄧˊ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姑。~庵。削发为~。古同“昵”,相近,亲近。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