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舍城

拼音
wáng shè chéng
注音
ㄨㄤˊ ㄕㄜˋ ㄔㄥˊ

“王舍城”基本解释

1.地名。即古印度曷罗阇姞利呬城。传说其西南佛陀迦雅为释迦牟尼成道之地。
2.常借指佛国﹑佛寺。

“王舍城”百科

百度百科

王舍城

  • 王舍城(Rajgir),是印度次大陆的佛陀时代(公元前6-前4世纪)十六大国之一的摩揭陀国早期的都城。公元前684年,摩揭陀国定都在旧王舍城,此城因毁于火灾,向北迁移到4千米外的新城。
  • 之后,摩揭陀国为了适应国家扩张的需要,再次迁都至华氏城。定都华氏城后,王舍城逐渐荒废。新王舍城的遗址,今在印度国比哈尔邦那兰达县拉杰吉尔镇(现有遗址园区,地理坐标:东经85.42度,北纬25.03度)。王舍城是佛祖释迦牟尼长期居住修行的地方,佛陀逝世后,在王舍城举行了第一次佛教结集,因此是佛教圣地之一。
  • “王舍城”分词解释

    ● 王 wáng ㄨㄤˊ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 中

    详情

    ● 舍 (捨) shě ㄕㄜˇ 放弃,不要了:~己为人。~近求远。四~五入。 施舍:~粥。~药。 ● 舍 shè ㄕㄜˋ

    详情

    基本字义● 城chéng ㄔㄥˊ围绕都市的高墙:~墙。~池。~圈。~郭(“城”指内城墙,“郭”指外城墙)。~楼。~堞(城上的矮墙,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