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马坊

拼音
xià mǎ fāng
注音
ㄒㄧㄚˋ ㄇㄚˇ ㄇㄚˇ ㄇㄚˇ

“下马坊”基本解释

解释

  • 古代在宫禁陵墓或庙宇寺院前建立牌楼,乘车骑马的人到此,必须下来步行,叫下马坊。
  • “下马坊”百科

    百度百科

    下马坊

  • 下马坊,位于南京市朝阳门(今中山门)外孝陵卫,下马坊是明孝陵一部分,也是陵寝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下马坊设1393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牌坊体型伟岸,雕刻精细,书体公正,是明代初期石刻建筑的精品。
  • 古代在宫禁陵墓或庙宇寺院前建立牌楼,乘车骑马的人到此,必须下来步行,叫下马坊。《清实录·天聪三年》:“陵东西两旁,立下马坊,禁乘车马行走,过必下。”
  • 下马坊是一座两柱冲天式石雕牌坊,高9米,宽6米,额上横刻“诸司官员下马”六个大字。即指示文武各级官员到此必须下马步行,以保持陵区的肃穆和对陵寝的尊崇,违者以大不敬论处。
  • “下马坊”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下xià ㄒㄧㄚˋ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

    详情

    ● 马 (馬) mǎ ㄇㄚˇ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匹。骏~。~到成功。~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

    详情

    基本字义● 坊fāng ㄈㄤˉ里巷(多用于街巷的名称)。街市,市中店铺:~间。街~(邻居)。旧时标榜功德的建筑物:牌~。节义~。其它字义● 坊fáng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