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柿

拼音
wū shì
注音
ㄨ ㄕˋ

“乌柿”基本解释

解释用火熏干的柿子。

“乌柿”百科

百度百科

乌柿

  • 乌柿(学名:Diospyros cathayensis Steward.),常绿或半常绿小乔木,高10米左右,树冠开展;枝圆筒形,深褐色至黑褐色;小枝纤细,褐色至带黑色。叶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叶柄短,有微柔毛。雄花生聚伞花序、上,极少单生,花药线形,短渐尖;花梗长3-6毫米,总梗长7-12毫米,均密生短粗毛;雌花单生;花萼4深裂,裂片卵形;花冠较花萼短,花丝有短柔毛;子房球形;花柱无毛;花梗纤细。果球形;种子褐色,长椭圆形;宿存萼4深裂,裂片革质,卵形,先端急尖,有纵脉9条;果柄纤细。花期4-5月,果期8-10月。
  • 产中国多省地;生于河谷、山地或山谷林中。根和果可入药,治心气痛。
  • (概述图:)
  • “乌柿”分词解释

    ● 乌 (烏) wū ㄨˉ 指“乌鸦”:~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合之众。 黑色的?

    详情

    ● 柿shì ㄕˋ 落叶乔木,果实为扁圆形或圆椎形浆果,黄或橙红色,可食:~子。~饼。~霜。 英语 pe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