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飧

拼音
pán sūn
注音
ㄆㄢˊ ㄙㄨㄣ

“盘飧”基本解释

解释 1.盘盛食物的统称。 -----------------国语辞典盘飧pán sūnㄆㄢˊ ㄙㄨㄣ

  1. 盘中的菜肴。唐.杜甫〈客至〉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祇旧醅。」也作「盘餐」。

“盘飧”百科

百度百科

盘飧

  • 盘飧(pán sūn)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盘盛食物的统称,出自《说文》。
  • “盘飧”造句

    1.这是活用杜甫诗“盘飧市远无兼味”和欧阳修的话“诗穷而后工”,乃下岗工人“自题小像”之作。

    2.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

    “盘飧”分词解释

    ● 盘 (盤) pán ㄆㄢˊ 盛放物品的扁而浅的用具:茶~。菜~。托~。 形状像盘或有盘的功用的东西:字~。棋~。算~。磨~。 回旋

    详情

    基本字义● 飧sūn ㄙㄨㄣˉ  ◎ 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 英语 evening meal, supper; cooke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