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三叠

拼音
yáng guān sān dié
注音
ㄧㄤˊ ㄍㄨㄢ ㄙㄢ ㄉㄧㄝ ˊ

“阳关三叠”基本解释

国语辞典阳关三叠yáng guān sān diéㄧㄤˊ ㄍㄨㄢ ㄙㄢ ㄉㄧㄝˊ

  1. 乐曲名。本为唐朝王维所作渭城曲诗,后人将之谱为送别之曲。今仅存琴歌谱,因「西出阳关无故人」句重复三次,故称为「阳关三叠」。近骊歌高唱

“阳关三叠”百科

百度百科

阳关三叠 (古琴曲)

  • 《阳关三叠》古琴曲,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是目前所见的一首中国古琴曲。
  • “阳关三叠”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阳 (陽) yáng ㄧㄤˊ 明亮。 中国古代哲学认为宇宙中通贯所有物质的两大对立面之一,与“阴”相对:一阴一~谓

    详情

    ● 关 (關) guān ㄍㄨㄢˉ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 拘禁:~押。~禁。 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

    详情

    基本字义● 三sān ㄙㄢ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

    详情

    ● 叠 dié ㄉㄧㄝˊ 重复,累积:重(chǒng )~。层见~出。~罗汉。~韵。~嶂。~翠。 摺:摺~。铺床~被。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