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津

拼音
yán píng jīn
注音
ㄧㄢˊ ㄆㄧㄥˊ ㄐㄧㄣ

“延平津”基本解释

1.古代津渡名。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据《晋书.张华传》载,丰城令雷焕得龙泉﹑太阿两剑,以其一与张华。后华被诛,剑即失其所在。雷焕死,其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入水取之,但见两龙蟠萦,波浪惊沸。剑亦从此亡去。

“延平津”百科

百度百科

延平津

  • 诗歌《延平津》这是一首咏古的七言绝句,作者汪遵以西晋时期双剑化龙的典故为题材,以宝剑比喻人才,表明自己有志报国、大显身手的强烈愿望。
  • “延平津”分词解释

    ● 延 yán ㄧㄢˊ 引长:~长(cháng )。~续。蔓~。~年益寿。 展缓,推迟:~迟。~缓。~宕。~误。

    详情

    基本字义● 平píng ㄆㄧㄥˊ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地。~面。~原。均等:~分。~行(xíng)。抱打不~。公~合理。与?

    详情

    ● 津 jīn ㄐㄧㄣˉ 渡水的地方:~渡。关~。~要。问~。 口液,唾液:~液。~~有味。 汗:遍体生~。 滋润,补:~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