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炷香

拼音
yī zhù xiāng
注音
ㄧ ㄓㄨˋ ㄒㄧㄤ

“一炷香”基本解释

1.一枝香或一束香。
2.明清时俗称下官见上司时投递的手本。因其楷书工整,细字直行,又常手捧高拱,故名。

“一炷香”百科

百度百科

一炷香

  • 一炷香:一雨成秋著小说
  • 一炷香:汉语词汇
  • 一炷香:中国古时候的计时单位。
  • 一炷香 (汉语词汇)

  • 古时指"一炷香"的时间也就是两刻钟左右即现在大约三十分钟。 一盏茶指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然后慢慢品尝,一饮而尽,其实就是一碗茶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夏天要15分钟,冬天10分钟都用不了。古人的时间计算方式也通常用“一炷香”来代替
  • “一炷香”分词解释

    ● 一yī ㄧˉ 数名,最小的正整数(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壹”代)。 纯;专:专~。~心~意。 全;满:~生。~地水。 相

    详情

    基本字义● 炷zhù ㄓㄨˋ灯心。烧,燃香:~香。量词,指燃着的线香:一~香。 英语 candle wick, lamp w

    详情

    基本字义● 香xiāng ㄒㄧㄤˉ气味好闻,与“臭”相对:~味。~醇。芳~。清~。舒服:睡得~。味道好:这鱼做得真~。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