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鸾司

拼音
yí luán sī
注音
ㄧˊ ㄌㄨㄢˊ ㄙ

“仪鸾司”基本解释

解释

  • 宋代宫廷掌仪礼的官署。管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事务。
  • “仪鸾司”百科

    百度百科

    仪鸾司

  • 仪鸾司
  • 官署名。五代后滁开平元年(907),改同和院使为仪鸾使,掌卤簿仪钛。宋卫尉寺所属有仪鸾司,掌皇帝亲祠郊庙、出巡、宴享及宫廷供帐。所属有金银器皿帟幕什物库、香烛库、毡油床椅铁器杂物库。设勾当官四人,以诸司使副及内侍充任。明初属亲军都尉府,洪武十五年(1382)废。改置锦衣卫。
  • “仪鸾司”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仪(儀)yí ㄧˊ人的外表或举动:~态。~表。威~(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按程序进行的礼节:~式。~仗。司~。礼物:贺~。谢~?

    详情

    ● 鸾 (鸞) luán ㄌㄨㄢˊ 传说凤凰一类的鸟:~凤。~飘凤泊(喻夫妻离散或才士失意)。~翔凤翥(形容书法笔势飞动)。~翔凤集(喻人才?

    详情

    ● 司 sī ㄙˉ 主管,操作:~法。~机。~令。~南(古代用磁石做成的辨别方向的仪器,为现在指南针的始祖)。~空(①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