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臂三公

拼音
shé bì sān gōng
注音
ㄕㄜˊ ㄅㄧˋ ㄙㄢ ㄍㄨㄥ

“折臂三公”基本解释

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人有相羊祜父墓,后应出受命君。祜恶其言,遂掘断墓后,以坏其势。相者立视之曰:'犹应出折臂三公。'俄而祜坠马折臂,位果至公。"后以"折臂三公"为大臣坠马之典。

“折臂三公”百科

百度百科

折臂三公

  • 成语,出自《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意为贵官堕马。
  • “折臂三公”分词解释

    ● 折 zhē ㄓㄜˉ 翻转,倒腾:~腾。~跟头。~个儿。 ● 折 zhé ㄓㄜˊ 断,弄断:~断。~桂(喻科举及第)。

    详情

    基本字义● 臂bì ㄅㄧˋ  ◎ 从肩到手腕的部分:~力。~腕。~肘。左膀右~。助你一~之力。其它字义● 臂bei ㄅㄟ  ◎ 〔胳~〕见“胳”?

    详情

    基本字义● 三sān ㄙㄢ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

    详情

    基本字义● 公gōng ㄍㄨㄥˉ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正。~心。大~无私。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理。~式。~海。~制。国家,社会,大众:~共。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