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体

拼音
yù táng tǐ
注音
ㄩˋ ㄊㄤˊ ㄊㄧˇ

“玉堂体”基本解释

解释

  • 明·宁王·朱权所定乐府十五体之一。
  • “玉堂体”百科

    百度百科

    玉堂体

  • 元散曲风格之一种。朱权《太和正音谱》云:“玉堂体,公平正大。”任二北《散曲概论 内容第八》谓此体与“草堂体”相对,“大概对于在位者歌颂功德之作皆属之。惟流传之元明散曲中,内容专属此种而不杂他义者,实在不多。”隋树森《元人散曲论丛 元散曲概论》云:“玉堂,官署之称,世以之称翰林院。‘玉堂体’大概也称‘翰苑体’
  • “玉堂体”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玉yù ㄩˋ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抛砖引~。金~良言。~不琢,不成器

    详情

    ● 堂 táng ㄊㄤˊ 正房,高大的房子:~屋。~客。~倌。礼~。澡~。 同祖父的亲属关系:~房。~兄弟。 旧时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

    详情

    基本字义 ● 体 (體) tǐ ㄊㄧˇ 人、动物的全身:身~。~重。~温。~质。~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能。~貌。~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