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营

拼音
zhào jiā yíng
注音
ㄓㄠˋ ㄐㄧㄚ ㄧㄥˊ

“赵家营”基本解释

解释犹赵壁。借指敌军营垒。

“赵家营”百科

百度百科

赵家营

  • 明初洪武年间(1368-1399年), 赵姓由山西省洪洞府诏迁此地占产立庄,称为“赵家营”,简称“赵营”。明代屯田分军屯和民屯两种。军屯,即派驻军队到抛荒严重的地方,一方面驻防,一方面垦种荒地。民屯,即招抚流亡,集体屯种。以“营”命名的村落,就是明初军屯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至明代中叶,兵士的防卫职能渐失,逐渐变为农民。
  • “赵家营”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赵(趙)zhào ㄓㄠˋ中国古代国名(a.战国时代的“赵”;b.西晋结束,匈奴族、羯族先后在北方建立“赵国”,史称“前赵”、“后赵”

    详情

    ● 家 jiā ㄐㄧㄚˉ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

    详情

    基本字义● 营(營)yíng ㄧㄥˊ军队驻扎的地方,借指按编制集体生活的地方:~地。~房。~垒。军~。野~。阵~。步步为~(军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