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白

拼音
zào bái
注音
ㄗㄠˋ ㄅㄞˊ

“皂白”基本解释

解释

皂白 zàobái

[black and white—right and wrong] 黑色和白色。引喻为正确与谬误

不分青红皂白

-----------------国语辞典皂白zào báiㄗㄠˋ ㄅㄞˊ
  1. 黑白。比喻事情的是非原委。「皂」文献异文作「皂」。《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句下汉.郑玄.笺:「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元.关汉卿《蝴蝶梦.第四折》:「不是鬼疾言个皂白,怎地得却回来?」

“皂白”百科

百度百科

皂白

  • 皂白,汉语词汇。
  • 拼音:zàobái,
  • 释义:指黑色和白色引喻为正确与谬误,
  • 出处是《诗·大雅·桑柔》。
  • “皂白”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皂zào ㄗㄠˋ 黑色:~靴。不分~白(喻不问是非)。 差役:~隶(古代贱役,后专以称衙门里的差役)。

    详情

    基本字义 ● 白 bái ㄅㄞˊ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色。~米。 明亮:~昼。~日做梦。 清楚:明~。不~之冤。 纯?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