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烙

拼音
páo luò
注音
ㄆㄠˊ ㄌㄨㄛˋ

“炮烙”基本解释

炮烙(-luò) : ①也作“炮格”。相传是纣王所用的一种酷刑。用炭烧热铜柱,令受刑者爬行其上,人堕入火炭中被烧死。
②用烧红的铁烙人的刑罚: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
③古代烤肉用的铜格。

“炮烙”百科

百度百科

炮烙

  • 炮烙亦称炮格。中国古代酷刑。殷纣王所创。《史记·殷本纪》曰:“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炊炭其下,使罪人步其上”。《列女传》释日:“膏铜柱,下加之炭,令有罪者行焉,辄堕炭中,妲己笑,名曰炮烙之刑”。即堆炭架烧铜柱,令人行走其上,以致落火被焚身亡。
  • “炮烙”分词解释

    ● 炮páo ㄆㄠˊ 烧:~炙。~烙(luò)。~制。● 炮bāo ㄅㄠˉ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干。 一种烹?

    详情

    ● 烙 lào ㄌㄠˋ 用器物烫熨:~衣服。~印。~花(亦称“烫花”)。 把面食放在烧热的铛或锅上加热使熟:~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