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尺之躯

拼音
qī chǐ zhī qū
注音
ㄑㄧ ㄔˇ ㄓ ㄑㄩ

“七尺之躯”基本解释

解释

七尺之躯 qīchǐzhīqū

[body] 成年男子的身躯

“七尺之躯”百科

百度百科

七尺之躯

  • 战国时期赵国大思想家荀子特别注重学习,他对学习有独到看法,他认为学习必须及时消化,然后才能得其精华,他举例说如果刚听到别人的一些谈话,不加思考与分析,就立即夸夸其谈说出去,就不能用学问来修养这七尺之躯。
  • “七尺之躯”造句

    1.那么白飞云虽然不自量力,也当先退安宇、呼兰贼子,再以这七尺之躯阻挡大人继续前进!

    2.山妻虽为女流,却巾帼不让须眉,颇通剑理,强似我这七尺之躯

    3.大橙子,你可知,老子七尺之躯,以许国,在难许卿。

    4.李大哥,大丈夫应当建功立业、报效国家,就算战死杀场、马革裹尸也不枉男儿七尺之躯,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天灾人祸,李大哥,难道不想不想报效国家?

    5.生逢其时,枉负堂堂七尺之躯苟且偷生,怎是男儿所为?乱世军人就该用自己的热血和英勇从而止戈为武,争来国家的稳定,百姓的安宁。

    6.奈何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蔡锷

    7.男儿习武,不求富贵,不图权势,只愿能以这七尺之躯,庇我所敬所爱之人平安喜乐。

    8.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张起灵在心里说,下辈子无论你是谁,无论还有没有战争和党派之别,我护你到底。君子在野

    9.只见其原本不过尺许长的身体不断增长,几息之间便化作七尺之躯,同时面容一阵模糊,幻成一中年男子的模样,金芒环身,变作一件橙色袈裟。

    10.正恶混淆,忠奸不辨,七尺之躯生有何趣?直不如死!

    11.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民谚

    12.自从身不由己地被推向政治舞台以后,你的七尺之躯见容不了当权派,三十五岁开始颠沛流离,在一居地从来不满三年。

    13.善良是一种“风送花香红满地,雨滋春树碧连天”最初的的纯洁。善良是一种“花落花飞花满天,红销香逝有谁怜”黛玉葬花的善心。善良是一种“七尺之躯搏长空,信念何重身何轻”李剑英的奉献。

    14.一行人不说话,走上前去,看到面前这个黑乎乎的破旧屋子,周围严严实实,就连一个窗子都没有,低矮的小木门就连李御龙的七尺之躯都得弯着腰才能够进去……

    15.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

    16.你也是堂堂七尺之躯,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呢?

    17.男儿七尺之躯,顶天立地,何如开口向人道个求字?

    “七尺之躯”分词解释

    ● 七qī ㄑㄧ 数名,六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柒”代)。 文体名,或称“七体”,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 旧时人死?

    详情

    基本字义● 尺chǐ ㄔˇ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

    详情

    基本字义● 之zhī ㄓˉ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详情

    ● 躯 (軀) qū ㄑㄩˉ 身体:~干。~体。~壳。身~。为国捐~。 英语 body德语 (menschlich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