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旟

拼音
niǎo yú
注音
ㄋㄧㄠˇ ㄩˊ

“鸟旟”基本解释

解释 1.绘有鸟形的旗帜。

“鸟旟”百科

百度百科

鸟旟

  • niǎo yú ㄋㄧㄠˇ ㄧㄩˊ 鸟旟(鸟旟)
  • 绘有鸟形的旗帜。《周礼·考工记·舆人》:“鸟旟七斿,以象鹑火也。” 郑玄 注:“鸟隼为旟,州里之所建。”《后汉书·舆服志上》:“鸟旟七斿,五仞齐较
  • “鸟旟”分词解释

    ● 鸟 (鳥) niǎo ㄋㄧㄠˇ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类。候~。益~。~语花香。

    详情

    基本字义● 旟yú ㄩˊ古代画着鸟隼的军旗:“鸟隼为~。”泛指旗帜:旌~。扬起,翘起:“匪伊卷之,髮则有~。”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