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拼音
zhōng guó gòng chǎn dǎng dì shí sì cì quán guó dài biǎo dà huì
注音
ㄓㄨㄥ ㄍㄨㄛˊ ㄍㄨㄥˋ ㄔㄢˇ ㄉㄤˇ ㄉㄧˋ ㄕˊ ㄙˋ ㄘˋ ㄑㄨㄢˊ ㄍㄨㄛˊ ㄉㄞˋ ㄅㄧㄠˇ ㄉㄚˋ ㄏㄨㄟˋ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基本解释

解释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指出,为了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百科

百度百科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89人(出席开幕式1965人),特邀(1927年以前入党,并在党内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代表46人(出席开幕式35人),代表全国5100万党员。此外,不是十四大代表的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及中央顾问委员会、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成员,不是十四大代表或特邀代表的党内部分老同志,以及其他有关负责同志307人列席了这次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大会还邀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党外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党外副主席、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以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常委中在京党外人士和部分少数民族、宗教界人士等139人,作为来宾列席了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
  •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中 zhōng ㄓㄨㄥˉ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

    详情

    基本字义 ● 国 (國) guó ㄍㄨㄛˊ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 国家的性质; ?

    详情

    基本字义● 共gòng ㄍㄨㄥˋ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一起,一齐:~鸣。~勉。~议。~?

    详情

    ● 产 (産) chǎn ㄔㄢˇ 人或动物生子:~子。~卵。~妇。助~士。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工业生~。~值。 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

    详情

    ● 党 (黨) dǎng ㄉㄤˇ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派。~团。~委。~员。~章。~阀。~风。~纪。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

    详情

    基本字义● 第dì ㄉㄧˋ 次序:~一。次~。等~。 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科~。及~。落~。 封建社会官僚贵族的大宅子:宅~。府~。门?

    详情

    基本字义● 十shí ㄕˊ数名,九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拾”代)。表示多、久:~室九空。表示达到顶点:~足。~成。

    详情

    基本字义● 四sì ㄙˋ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方。~边。~序(即“四季”)。~体(a.指人的四肢;?

    详情
    ??

    基本字义● 次cì ㄘˋ第二:~日。~子。~等。~要。质量、品质较差的:~品。~货。等第,顺序:~第。~序。名~。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

    详情

    基本字义● 全quán ㄑㄩㄢˊ完备,齐备,完整,不缺少:齐~。完~。智勇双~。求~责备。整个,遍:~部。~国。~民。~神贯注。~

    详情

    基本字义 ● 国 (國) guó ㄍㄨㄛˊ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家。~土。~体( ? 国家的性质; ?

    详情

    基本字义● 代dài ㄉㄞˋ替:~替。~办。~销。~序。~表。历史上划分的时期:时~。世~。古~。近~。现~。当(dāng )~?

    详情

    ● 表(?錶)biǎo ㄅㄧㄠˇ 外部,外面,外貌:~面。外~。仪~。~象。~层。~皮。 显示:~示。~态。~征。~达。~露。~演。~情

    详情

    基本字义 ● 大 dà ㄉㄚˋ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

    详情

    ● 会(會)huì ㄏㄨㄟˋ 聚合,合在一起:~合。~审。~话。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议。开~。 城市,通常指行政中心:都(d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