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连救母

拼音
mù lián jiù mǔ
注音
ㄇㄨˋ ㄌㄧㄢˊ ㄐㄧㄡˋ ㄇㄨˇ

“目连救母”基本解释

解释

  • 宋杂剧名。
  • “目连救母”百科

    百度百科

    目连救母

  • 佛教故事,最早见于东汉初由印度传入我国的《佛说盂兰盆经》。故事叙述佛陀弟子目连拯救亡母出地狱的事。在中国流传甚广,曾经是无数图画及戏曲的题材。
  • “目连救母”造句

    1.目连救母这样的入冥故事具有世界性和古老性。

    2.至于能把江西的“戈阳腔”改正为“弋阳腔”的,更是少之又少,而“目莲救母”能够改正为“目连救母”的,几乎难以发现。

    3.在七月十五日前,印卖《尊胜咒》、《目连经》,上演《目连救母》杂剧,寺僧募化施主钱米为之荐亡,已成为民间风俗。

    4.据了解,清代中晚期,《目连救母》、《西游记》、《李世民游地府》《庄子戏妻》等,一些搬演神鬼的宗教戏,在长江以南演出范围更趋宽广。

    “目连救母”分词解释

    ● 目mù ㄇㄨˋ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 ?

    详情

    ● 连 (連) lián ㄌㄧㄢˊ 相接:~日。~夜。~年。~亘(接连不断)。~襟(姐妹的丈夫之间的亲戚关系)。~载。~缀。~理。?

    详情

    基本字义● 救jiù ㄐㄧㄡˋ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济。~命。~护。~国。~难(nàn )。~灾。~药。~正(补救匡正)。~

    详情

    基本字义● 母mǔ ㄇㄨˇ 妈妈,娘:~亲。~性。~系。慈~。~忧(称母亲去世)。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姑~。舅~。 雌性的,与?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