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草

拼音
rǎn cǎo
注音
ㄖㄢˇ ㄘㄠˇ

“染草”基本解释

1.可作染料的草本植物。

“染草”百科

百度百科

染草

  • 植物染料。《周礼·地官》“掌以春秋敛染草之物,以权量受之,以待时而颁之。”古代的染草主要有蓝草(蓝色)、茜草(红色)、紫草(紫色)、荩草(黄色)、皂斗(黑色)等。
  • “染草”造句

    1.单核丝核菌在中国为首次报道,同时也是其侵染草坪禾草的首次报道。

    2.愿你我江湖永别后会无期,道别的话多说无益,祝你无边落木萧萧下、西出阳关无故人、雨淋白骨血染草、月冷黄沙鬼守尸。江南

    3.促膘防污染春季羊群驱虫,不但可以使羊群快速增重,降低春季羊群的死亡率,而且还有利于羊群夏季抓膘,及防止各种寄生虫虫卵污染草场。

    “染草”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染rǎn ㄖㄢˇ把东西放在颜料里使着色:~料。~色。~坊。~缸。印~。感受疾病或沾上坏习惯或接触到什么:~病。感~。传~。沾~

    详情

    基本字义 ● 草 cǎo ㄘㄠˇ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青~。野~。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