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
“孟子”基本解释
1.春秋时通行以孟仲叔季的排行加在姓名前作称呼。如宋国子姓,其长女嫁给他国的多称"孟子"。《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杜预注:"子,宋姓。"孔颖达疏:"孟仲叔季,兄弟姊妹长幼之别字也。孟﹑伯俱长也……妇人以字配姓,故称孟子。"又讳言同姓通婚,亦称与国君同姓的夫人为"孟子"。
2.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其言行被编为《孟子》一书。
“孟子”百科
百度百科
孟子 (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1.孟子曰‘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胡老师讲课好引用名言,有节课他引用孔子、孟子与孙中山的名言,并在黑板写上“孔说”“孟说”“孙说”,最后自己总结了几句话,于是写上了“胡说”。
3.孟子之母,三迁其居,为子之学业;孔子之母,礼乐亲学,为子之品行;天下母亲,含辛茹苦,为子之未来;母亲节日,送上祝福,祝:天下母亲健康长寿!
4.儒家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5.如果是客人重要就应像曹操那样倒履相迎,如果是卫生重要这不是对客人的一种侮辱又是什么呢?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孟子言上下交取其利而国丧亡者,是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所弑也,无它焉,则千乘之家欲以万乘之利为多也。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所弑也,亦无它焉,是百乘之家欲以千乘之利为多也。
7.此类价值观来源于独尊儒术之前的“原本儒家”、孟子和荀子。
8.孟子的教育理想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按照孟子的标准,现代人都是小矮人。
9.“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是《孟子》里的句子。
10.艾是中国人最早认识的药用植物之一,战国时《孟子》一书中就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
11.由于旧军孟家是亚圣孟子的后代,几百年来,他们秉承儒家文化的精髓,代代传承。
12.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
13.昨日,有部分考生考了180分钟,他们的语文试题只有一道题目,要求根据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庄子《人间世》这两个材料,写一篇文章。
14.古之能知诗者,惟孟子为以意逆志也。
15.这里孟子所说的井,指的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标准的井田制度。
16.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
17.四郎此言差矣,人想事情是用心,古孟子有云‘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可见思考和想事情是用心,非用脑也。
18.孙子:爷爷,孔子、孟子这些人名字后面为什么都有“子”啊?爷爷:古代大学问家名字后面往往都加“子”。孙子:你也很有学问,你姓包,简称你包子吧!
19.古有二子:孔子,孟子。今也有二子:房子,车子。你若从在起二的名垂青史,二的贯穿古今,那么你就拥有了至高的修养和财富。加油二吧!
20.高雄中学语文老师吕兆益说,如果在做一件事情时,突然有马儿跑过,当然会受影响;不过《孟子》中也有“心有鸿鹄将至”说法,用“鹜”似乎也通。
2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
22.我们中国人都不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了几千年了,难不成孔子、孟子这些古圣先贤也都错了?再说下去,恐怕就连有涵养的读书人也忍不住要动手了。
23.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
24.《孟子》中写道“乡里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样一幅美好画面正是中国传统社会邻里关系的写照。
25.偏颇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片面;过度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缺陷;邪僻的言辞,我能知道他的偏差;闪躲的言辞,我能知道它的困境。孟子
26.求静是初学收心之法,若只在静上用工,久之习成骄惰,遇事便不可耐。孟子四十不动心,正是从人情物理是非毁誉中磨炼出来,到得无动非静,乃真静矣。曾国藩
27.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
28.长期以来,学界常常以西方的民主思想来理解孟子的王道主义。
29.这一点,曾参的“三省吾身”,孟子的“反求诸已”,程颢、程颐的“主敬存诚”,朱熹的“居敬持志”,吴澄的“主静”“慎独”等等都做了强调。
30.赵孟子所贵,赵孟能能贱之。民谚
31.这年头,多认识几个孙子,比孔子老子孟子墨子都管用。混江湖,才高八斗是没有用的,你得有点人脉。这帮孙子就是人脉的主要来源。蔚蓝
32.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
33.山东济宁是鲁西南腹地的一个具有厚重传统文化底蕴的地级城市,是圣人孔子和亚圣孟子的故乡,拥有近千万的人口。
3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3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36.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之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之视君如国人。君之视人如草芥,则臣之视君如寇仇。孟子
37.一名考生告诉记者,语文考试仅一道题,选取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庄子的《人间世》作为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
38.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孟子
39.若微生亩讥孔子以为佞,公孙丑疑孟子以好辨,此外道浅学之徒,其不知公德,不待言矣。
40.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
4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孟子
42.即便只说儒学,孔墨之后,儒分为八,有八个流派,孟子是其一。
43.《孟子》中也有“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的话。
44.俗话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我说,中午若睡,晚上不寐,前崩后溃,终会劳累。孔子曰:如此会残废。孟子曰:孔子说得对。现代子曰:爱睡不睡!
45.中原人向来看不起南方的蛮子,认为没有文化、缺少道德和礼仪,孟子就骂为“南蛮鴃舌”,南方人说话舌头似鸟,听不懂什么意思。
46.孟子反及子琴张听到子贡这样子的责备,知道子贡不是他们同类之人.
47.如孟子拒杨墨,如宋儒在佛老面前争强好胜、以天理压人欲,如现代中国革命以国家消灭个人……
48.从孔子的“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到孟子的“数罟不入?池”,只要略作梳理,我们可以回过头来认识、学习的文化资源其实很多。
49.人不可以无耻。出自:《孟子·尽心上》人不可没有羞辱之心。孟子
50.《孟子·告子下》有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