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羝

拼音
mù dī
注音
ㄇㄨˋ ㄉㄧ

“牧羝”基本解释

1.苏武牧羊的典故。汉苏武出使匈奴,单于胁迫他投降,苏武不屈服。后来把他流放到"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归"。羝根本不会产乳,以此来断绝他回汉的希望。苏武在匈奴坚持了十九年,"及归,须发皆白"。见《汉书.苏武传》。

“牧羝”百科

百度百科

牧羝

  • 牧羝,典故名,典出《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列传·苏建·(子)苏武〉。汉苏武出使匈奴 ,单于胁迫他投降, 苏武不屈服。后来把他流放到“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公羊),羝乳乃得归。”羝根本不会产乳,以此来断绝他回汉的希望。
  • “牧羝”造句

    1.在张氏帅府的正房槛墙东侧正中央窗下,至今仍完整保存着张作霖时期所雕刻的以苏武牧羊为主题的石雕,题款为“海上牧羝夸苏武”。

    “牧羝”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牧mù ㄇㄨˋ放养牲口:~童。畜~。~场。放~。游~。~民。~歌。~群。治:~民(治理人民)。古代治民之官:州~。

    详情

    基本字义● 羝dī ㄉㄧˉ  ◎ 公羊:~乳(喻不可能发生的事)。~羊触藩(公羊角钩在篱笆上,喻进退两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