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子

拼音
méi zǐ
注音
ㄇㄟˊ ㄗˇ

“糜子”基本解释

1.穄子。黍之不黏者。

“糜子”百科

百度百科

糜子

  • 糜子,[méi zǐ],原名:稷、黍拉丁文名Panicum miliaceum L. 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第二禾谷类作物。全株由根、茎、叶、花序、颖果(种子)等几部分构成。糜子籽实叫黍,淡黄色;磨米去皮后称黍米,俗称黄米,为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大于粟米(即北方俗称的黄米);黍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黍的籽粒有非糯性与糯性之分,黍为非糯质,不黏,一般供食用。糯性黍为糯质,性黏,磨米去皮后称作大黄米或软黄米,用途广泛,可磨面作糕点,古代也广泛用于酿酒。”全世界糜子栽培面积约550~600万hm2。
  • “糜子”造句

    1.栽培密度对糜子的蛋白质及淀粉含量影响不大,但脂肪含量却随着密度的降低而增加。

    2.烧饼出炉后,要用小米面或糜子面团饱蘸酥油在烧饼外层涂一遍,再摆到长长的铁制杈子上回炉,以微火重烤一遍。

    3.我们去了“田野粥屋”,饭馆里很暖和,人也挺多的,我点了紫薯糜子粥,爸爸点了好几样菜,饭菜很快就上来了,我看见一桌香喷喷的饭菜,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哇,真香呀!不知不觉我就把一碗米饭吃完了。

    4.顾宝家一共五口人,就算多数是小孩子,一石糜子也不抵事。

    5.以榆糜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糜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特性。

    6.研究认为,在旱作农业生产中,延缓叶片衰老,对促进糜子籽粒充实,提高谷子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7.谷子与玉米、高粱、甘蔗、珍珠粟、糜子、柳枝稷等禾谷类粮食、能源作物近缘,具有抗旱、耐瘠薄、高光效以及基因组小、生育期短等突出优势。

    8.母鸡、糜子干饭、白面膜等等这些,对于李安然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对于赵二家来说却已经是尽其所有了。

    9.由此说明,糜子早在先秦时代就受到人们的赞美和偏爱.

    10.糜子干饭、白面膜等等这些,对于李安然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对于赵二家来说却已经是尽其所有了。

    11.农业以种植谷子、糜子为主,盛产红枣.

    12.鸡蛋、母鸡、糜子干饭、白面膜等等这些,对于李安然来说自然不算什么,但对于赵二家来说却已经是尽其所有了。

    13.高粱、甘蔗、珍珠粟、糜子、柳枝稷等禾谷类粮食、能源作物近缘,具有抗旱、耐瘠薄、高光效以及基因组小、生育期短等突出优势。

    14.金川银川米粮川,糜子黄,山丹丹花开,黄河的水流富两岸,盼只盼那个吃饭不靠天。

    “糜子”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糜mí ㄇㄧˊ粥:肉~。~沸(形容混乱纷扰)。烂,碎:~烂。~躯(牺牲生命)。~灭。浪费:~费。姓。其它字义● 糜méi ㄇㄟˊ

    详情

    ● 子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动物的卵: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