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不剪

拼音
máo cí bù jiǎn
注音
ㄇㄠˊ ㄘˊ ㄅㄨˋ ㄐㄧㄢˇ

“茅茨不剪”基本解释

1. 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如: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韩非子·五蠹》。

“茅茨不剪”百科

百度百科

茅茨不剪

  • 茅茨不剪,成语,读音为máo cí bù jiǎn,释义为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出自《韩非子·五蠹》。
  • “茅茨不剪”造句

    1.尤其在古代,有的帝王还提倡过“卑宫菲食”、“茅茨不剪”。

    “茅茨不剪”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茅máo ㄇㄠˊ  ◎ 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开花,后生叶,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食,亦可入药。叶可编蓑衣(亦称“白茅”):~

    详情

    基本字义● 茨cí ㄘˊ用茅或苇覆盖房子:茅~(用茅草覆盖屋顶)。~宇(茅屋)。~檐。~门。蒺藜:~藿(“藿”,野菜;指以茨藿充饥,引申为粗?

    详情

    基本字义 ● 不 bù ㄅㄨˋ 副词。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

    详情

    基本字义● 剪jiǎn ㄐㄧㄢˇ一种铰东西的用具:~刀。像剪子的东西:火~。夹~。~床。用剪子铰:~断。~开。~影。~报。~纸。~裁。除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