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侍郞

拼音
mén xià shì láng
注音
ㄇㄣˊ ㄒㄧㄚˋ ㄕˋ ㄌㄤˊ

“门下侍郞”基本解释

解释 1.官名。秦汉时称黄门侍郎,君主近侍官。唐天宝改称门下侍郎,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唐宋时多以此官同平章事为宰相之称。元以后不设。

“门下侍郞”百科

百度百科

门下侍郞

  • 门下侍郞,唐官职,元废除。
  • “门下侍郞”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门(門)mén ㄇㄣˊ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途径,诀窍:~

    详情

    基本字义● 下xià ㄒㄧㄚˋ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

    详情

    基本字义● 侍shì ㄕˋ  ◎ 伺候,在旁边陪着:服~。~立。~者(侍奉左右的人)。~从。~读(给帝王讲学的人)。~坐。~役(仆人?

    详情

    ● 郞 láng ㄌㄤˊ 同“郎”。 英语 gentleman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