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夷

拼音
mán yí
注音
ㄇㄢˊ ㄧˊ

“蛮夷”基本解释

解释

蛮夷 mányí

[the marns-name for aboriginal tribes or minority nationality in ancient China] 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来蛮夷间。——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为降虏于蛮夷。——《汉书·李广苏建传》

北蛮夷之鄙人。——《战国策·燕策》

-----------------国语辞典蛮夷mán yí ㄇㄢˊ ㄧˊ
  1. 汉族对外族四夷的称呼。《国语.楚语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明.无名氏《闹铜台.第五折》:「有一日圣明主招安去,扫蛮夷辅圣朝。」近戎狄﹑夷狄

“蛮夷”百科

百度百科

蛮夷

  • 古代泛指华夏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南蛮、北狄、西戎和东夷。多数情况下,蛮夷戎狄统称蛮夷或四夷。
  • 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宜,雨量适中,土壤肥腴,故较早即进入城廓农耕社会,地称为中国,人称为华夏。边区自然条件较差,多为游猎畜牧之族所居,故称为夷。
  • “蛮夷”造句

    1.西抗各国军队,东御魔族蛮夷,数不清的战争中,无数皇甫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只为守护这唯一没有自立帝国的强势家族。

    2.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司马迁

    3.连年丰收,大秦兵强马壮,难道还要忍让犬戎蛮夷?谈下来的土地和打下来的土地,不可同日而语;如若可以,不妨今秋一战,永绝西患。

    4.明光宗想起昨天他亲拨内帑存银一百万两,赐予辽东将士,到了王森眼里就是圣天子登基,将士效力,那些蛮夷自然要望风而遁了。

    5.——这个裴君功劳还不小呢,他在典蜀期间,平定周边蛮夷叛乱,内部百姓安定,四方威服。

    6.当真是蛮夷未曾开化,哼哼,哪里是什么正经人家的女子?

    7.中土神州,自嬴政平定八国,脚踏蛮夷,人族势力空前旷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8.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

    9.不要称我们为‘夷人’好吗?蛮夷蛮夷,那是汉人对我们的蔑称,我们大部属于广南的僮族人。

    10.他们翻山越水,横穿了整个华夏大地,到了遥远的蛮夷地区,这才定居下来。

    11.然倭奴者,鄙域蛮夷,其性鲜仁寡义,虽改其表,亦难掩其虺蜴之心豺狼本性,沐猴而冠窥窃神器,面目卑躬祸心暗藏。

    12.外有蛮夷,蚕食鲸吞,内有强藩,各自为政,国将不国山河崩。

    13.场上有几个深受火神派之害的小帮派,跟着怒喝:“那伙蛮夷的乌合之众,迟早给它灭了,还敢遣人到这里撒野!”。

    14.而这儿是西南穷僻之乡,按照过去汉人的说法,这个地方就是蛮夷之地,生产力低下,社会及其落后,居然有实力修建这个大的墓室,实在是惊人。

    15.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专权,她临政期间,视岭南一带为蛮夷之地,对他们采取“别异蛮夷”。

    16.道长话中含意,便是说那北边蛮夷对我中原沃土睥睨窥觎了。

    17.晚明江山,风雨飘摇,外有建奴叩关,内有流贼蜂起,盛世的文明将再次被野蛮所征服,神州大地,即将坠落愚昧蛮夷之手。

    18.之所以这么做,一则表示对他尊敬,二则赵充国跟蛮夷打了一背子交道,他的决策对朝廷至关重要。

    19.尧帝退位,举舜为帝,并将娥皇二女嫁与舜帝,舜帝征服四方蛮夷,继承尧帝之德仁爱百姓,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人称尧天舜日以歌颂二帝之德。

    20.这个成为民族的人群是什么呢?不要徒然地自欺欺人:这是奴隶的奴隶。在俄国,一个人既不懂得文化生活的高尚享受,也不懂的野蛮人完全而粗犷的自由,也不懂得蛮夷的独立和不负责任。德鲁日尼科夫

    21.我们第一个又大又美丽的国家就叫夏朝。周围是什么玩意?蛮夷戎狄。蛮夷戎狄已经是不怎么样的词儿,已经让你说得够惨的了,还不够惨?犬戎!

    22.在庆元这四面环山的蛮夷之地,一位刀山血海中厮杀出来,讲究三刀六洞的大袍哥搞什么与国际接轨,简直能让人笑掉大牙。

    23.东南蛮夷已然被吾家君侯天威慑服,再不敢有丝毫反复,末将此来乃是接殿下去商都城一叙的,吾家君侯正倒覆以迎。

    24.而如今,南下蛮夷小国蠢蠢欲动,东边海岛频繁抢掠王朝渔商,北上草原各部,纵马践踏我朝腹内。

    25.那时候的中原人自称为礼仪之邦,把周边经济落后的民族称之为蛮夷,说他们“披发左衽”、“披发文身”,坚决与他们划清界限,叫做“华夷之辨”。

    26.中国负有教化恩典蛮夷的责任,而蛮夷则有向慕中华,定期朝贡的义务。

    27.身为华夏儿女,恨不能荡除蛮夷!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28.蛮夷之地不知廉耻,也不知道侯爷王爷是个什么概念,缅甸境内几乎一个部落就可以自封为王,然后开始互相征伐。

    29.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所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

    30.华,或华夏和蛮夷戎狄的称呼,是民族中的统治者尊己卑人命名的通例。

    31.智定蛮夷之地,取西川蛮汉分治,开拓蛮汉商路,亦攻亦守,杀伐决断,蛮逆天下。

    32.蛮夷之地,我只需三千轻骑便可。三军将士听令,今次之战,随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拭北狄,以振我大唐雄风!李靖

    33.克己复礼有何用?秦国不误农时,反倒蛮夷了?你们儒生偏会不着边际!一个穷国,老百姓吃西北风乡宴哪!

    34.蛮夷邸的设置是汉代对人京四夷蕃客接待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35.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

    36.殷洪刚说完,殷郊就上前轻轻呵斥,这东海之地可是一片蛮夷之地,那里荒芜,而且凶兽众多,夷人更是时常叛乱,殷郊根本就不想让殷洪去那种地方。

    37.彼蒙古者,率兽食人,茹毛饮血,无伦无礼,蛮夷之部落尔。

    38.所谓中国人“不绝如线”,其实传至今日确实不易:三代先民于黄河上下躬耕开辟,周边却屡屡有狄戎蛮夷环伺于旁,攻战征伐不可胜数。

    39.檀渊之盟,始有中国赐给蛮夷岁币一说,靖康之后,更有中原王朝称臣称侄以致杀功臣求和的先例,种种耻辱,千年之下,仍让人扼腕长叹。

    40.经过蒯氏兄弟的暗中查探,发现这伙蛮夷足有五百多人,一直跟随在士茂等人身后,准备暗中伺机杀人劫财。

    41.这就是马关,马关条约的马关……今年是甲申年啊……就是这一年,蛮夷入关,神州陆沉,三百年的苦难,哎。

    42.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应该先国后家、先公后私,幽州的公孙瓒一直在和外族蛮夷作战,我们不如去投靠他。

    43.泱泱大国,亿兆黎民,戴甲控弦着数百万计,却让俄罗斯这蛮夷之地的化外之民占据我大好河山,真让人扼腕痛惜,五内如焚。

    44.天元三十年,西部蛮夷金郎国纠结周边十余蛮国大举东犯,天。

    45.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间,犹且如此,况远处绝域如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蛮夷之俗,畏壮侮老,臣超犬马齿歼,常恐年衰,奄忽僵仆,孤魂弃捐。

    46.皇上!族别法有违仁德,我华夏礼仪之邦,历朝历代素来讲究以仁化仇,以德报怨,即便是对戎狄蛮夷,只要归附称臣即恩结之,教化之。

    47.南洋蛮夷之地,谁知道那帮化外之民是怎么想的?

    48.出于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以及特殊地位,大隋帝国从建国之初便派重兵固守此处,可西荒胡人部落以及蛮夷部落兵强马壮,以往将领过不了多久便尽皆城破人亡。

    49.见被自己称为蛮夷的西陆人发明了高超的魔法,素来崖岸自高的东大陆天朝先民自然不服。

    50.蛮夷之性,悼逆侮老,丙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好究之原,生逆乱之心。

    “蛮夷”分词解释

    ● 蛮 (蠻) mán ㄇㄢˊ 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横(hèng )。~不讲理。 愣,强悍:一味~干。 中国古代?

    详情

    基本字义● 夷yí ㄧˊ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东~。九~(古时称东夷有九种)。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华~杂处(chǔ ㄔㄨˇ)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