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羽之虎

拼音
méi yǔ zhī hǔ
注音
ㄇㄟˊ ㄩˇ ㄓ ㄏㄨˇ

“没羽之虎”基本解释

解释《韩诗外传》卷六:"楚熊渠子夜行,见寝石,以为伏虎,弯弓而射之,没金饮羽,下视,知其石也。"后因以"没羽之虎"指怪石。

“没羽之虎”百科

百度百科

没羽之虎

  • 没羽之虎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méi yǔ zhī hǔ,意思指怪石。出自《韩诗外传》。
  • “没羽之虎”分词解释

    ● 没 (沒) méi ㄇㄟˊ 无:~有。~用。~关系。~词儿。~精打采。~心~肺。 不曾,未:~有来过。 不够?

    详情

    基本字义● 羽yǔ ㄩˇ鸟的毛:~毛。~绒。~书。~衣。~扇。~族(指鸟类)。~旗。~檄(羽书)。鱼类或昆虫的翅膀,道教传说中指会飞的仙人?

    详情

    基本字义● 之zhī ㄓˉ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

    详情

    基本字义 ● 虎 hǔ ㄏㄨˇ 哺乳动物,毛黄褐色,有黑色条纹,性凶猛,力大。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通称“老虎”):~口(?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