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历

拼音
lüè lì
注音
ㄌㄩㄝˋ ㄌㄧˋ

“略历”基本解释

解释 1.犹简历。

“略历”百科

百度百科

略历

  • lüè lì ㄌㄩㄝˋ ㄌㄧˋ 略历
  • 犹简历。《关于古迹等保护办法和古文化遗址及古墓葬之调查发掘暂行办法》第七条:“团体之简历,主持人及团员之姓名、住址及略历。”
  • “略历”造句

    1.左下角是托勒密的太阳系图,右下角是儒略历用来计算复活节日期的一个图表。

    2.这是因为大不列颠采用格雷戈里历代替了原先的儒略历

    3.最近,韩国政府再次敦促日本正确对待其侵略历史问题,令人联想到“以往鉴来”这句成语。

    4.列强对祖国的侵略历史,中华儿女永远不会忘记!

    5.南京东路有150年历史,多数旅游指南也建议游客到此领略历史风情。

    6.到1582年,儒略历日期对季节出现了数天的不同步。

    7.当地时间2014年1月14日,乌克兰切尔诺夫策,年轻的男子穿着稻草狂欢服装,唱着歌,在新年前夕迎接新的一年,根据儒略历,15日新年第一天。

    8.根据罗马儒略历,春分、秋分以及四季每年提前11分钟出现,1500年后则提前至3月11日。

    9.占星符号是依照罗马儒略历来计算的。

    10.后世的天朝虽然举国上下都在谴责日本政府修改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历史。

    11.尤里乌斯凯撒创建的儒略历准确计算出一年有365.25天,平均四年一个周期。

    12.我们现在一年分12月的做法始于约公元前45年的儒略历

    13.略历将太阳年划为365.25天,闰年366天,每四年一次。

    14.这种近似使儒略历准确工作了几百年,但是累计的误差也越来越大。

    15.日本防卫省25日就前航空幕僚长田母神俊雄发表美化侵略历史论文一事发表报告,表示要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16.在旧的罗马儒略历,公元五年的普遍选择是把耶稣出生设置在基色路月的25日,在旧式罗马儒略历的十一月25日。

    17.古罗马用的阴历,于公元前年被儒略历取代。

    18.公历最初是以罗马人的儒略历为基础制定的。

    19.日本政界和学界人士11日成立“继承和发展村山谈话会”,旨在加深国民理解前首相村山富市就日本侵略历史道歉的“村山谈话”,推动日本继续走和平道路。

    20.日本与北朝鲜同样具有侵略历史问题,同时被北朝鲜绑架的日本人质问题依然久拖未决。

    21.在教皇建立公历以前,罗马人和大部分欧洲人都在罗马儒略历上记事。该日历由凯撒大帝建立,其计算为一年365.25日,平均4年一个循环。

    22.那时儒略历对季节的偏差已到了11天。

    23.略历在公元前45年开始被使用,它是被凯撒大帝改良的罗马历。

    24.作为“原则共识”的“正视历史”,当然是指战时日本的“侵略历史”,但日本政要却故意强调日本“战后历史”,在不承认侵略罪责的情况下侈谈和平。

    25.这一句已经明明白白说了,儒略历的平均年长为365.25天。

    26.由于缺乏清醒的总体认识和有效的理论甄别,辩证的批判性研究不够,其中的消极性和破坏性因素被有意无意地忽略,历史文化语境的差异也同样被无视。

    27.学校的课程也变了,算术课减少了,历史课、国文课的内容增加了:日本的侵略历史、中日关系、日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成了课堂的主要内容。

    “略历”分词解释

    ● 略lüè ㄌㄩㄝˋ 大致,简单,不详细:大~。简~。粗~。~微。~有所闻。~知一二。 省去,简化:省~。忽~。其余从~。 简要的叙述:史~。要~?

    详情

    基本字义● 历(歷、④曆、④厤)lì ㄌㄧˋ 经过:经~。来~。阅~。~尽甘苦。 经过了的:~程。~代。~史。~来。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