杪忽

拼音
miǎo hū
注音
ㄇㄧㄠˇ ㄏㄨ

“杪忽”基本解释

1.亦作"杪曶"。
2.极小的量度单位。多形容甚少,甚微。

“杪忽”百科

百度百科

杪忽

  • 杪忽,读音为miǎohū,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后汉书·律历志中》。
  • “杪忽”造句

    1.律历、兵赋以及纤悉杪忽,莫不有数,则莫不本于《易》、《范》。

    2.章仇兼琼镇日,佛寺设大会,百戏在庭,有十岁童儿舞于竿杪,忽有一物,状如雕鹗,掠之而去,群众大骇,因罢乐。

    3.地员、律历、兵赋以及纤悉杪忽,莫不有数,则莫不本于《易》、《范》。

    “杪忽”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杪miǎo ㄇㄧㄠˇ树枝的细梢。指年月或四季的末尾:岁~。月~。秋~。 英语 tip of twig, to

    详情

    基本字义● 忽hū ㄏㄨˉ粗心,不注意:~视。疏~。~略。玩~职守。迅速,突然:~而。~然。~地。~高~低。长度和重量单位(十忽为一丝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