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卿

拼音
liù qīng
注音
ㄌㄧㄨˋ ㄑㄧㄥ

“六卿”基本解释

1.上古天子有六军﹐六军之主将称"六卿"。
2.指六官。《书.周官》:"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夏殷亡闻焉,周官则备矣。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春秋末,宋国亦设六卿之官,其官名与周稍异。《左传.哀公二十六年》:"于是皇缓为右师,皇非我为大司马,皇怀为司徒,灵不缓为左师,乐茷为司城,乐朱鉏为大司寇,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后用以泛称朝廷重臣。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威重于六卿,富累于陶卫,舆服僭于王公,宫室溢于制度。"南朝梁沈约《奏弹王源》:"闻之前典,岂有六卿之胄,纳女于管库之人?"隋唐后亦用以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
3.指春秋时晋之范﹑中行﹑知﹑赵﹑韩﹑魏六氏。
4.谓卿六人。
5.见"六大"。

“六卿”百科

百度百科

六卿

  • 六卿:古代统军执政之官。《夏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周礼》执政大官分为六官,亦称“六卿”。后世往往称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六卿。
  • 始设于夏朝,代表国君亲近官员,亦称六吏。
  • 见于西周,为官职仅次于宰相、三公的高级大臣,又称六官,西周中的六卿具体官职组成仍存争议:
  • 1、其一认为,周的六卿为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六卿之外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而春秋时代的晋国有着完全别于周室的军政合一制度(见于晋国六卿)。
  • 2、其二认为,六卿是指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它们分别有另外的称号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 隋唐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当天、地、四时官,称六卿,唐高宗时,曾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尚书。
  • “六卿”造句

    1.高祖改定内官,左右昭仪位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

    2.刚要战斗的时候,便发誓,召唤六卿申讨他的罪状。

    3.君临天下,敕政治民,仔肩至重,奚能独任?我朝特设内阁总理枢机,六卿分职,各司其属,即古之四岳九官,辅弼匡襄之职也。

    4.当初晋国六卿掌权的时候,智氏最强,灭了范氏和中行氏,又率领韩、魏的军队在晋阳围攻赵襄子,决开晋水淹灌晋阳城,只剩下三版高没有淹没。

    5.古者春振旅,夏茇舍,秋治兵,冬大阅,皆于农隙以讲事,大司马教战之法,大宗伯大田之礼,细论周制,大抵军旅之政,六卿无有不总之者。

    “六卿”分词解释

    ● 六liù ㄌㄧㄡˋ 数名,五加一(在钞票或单据上常用大写“陆”代):~书(古时分析汉字形、音、义而归纳出来的六种造字?

    详情

    ● 卿qīng ㄑㄧㄥˉ 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相。 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 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 ?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