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竹

拼音
lǐn zhú
注音
ㄌㄧㄣˇ ㄓㄨˊ

“廪竹”基本解释

解释指古代传说中包藏婴儿的巨竹。典出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有竹王者,兴于遁水。有一女子,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子足间,推之不肯去。闻有儿声,取持归,破之,得一男儿。长养,有才武,遂雄夷濮。"后因以"廪竹"泛指神异人物的出生处。

“廪竹”百科

百度百科

廪竹

  • 廪竹,汉语词语,读音是lǐn zhú,含义是指古代传说中包藏婴儿的巨竹。
  • “廪竹”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廪lǐn ㄌㄧㄣˇ米仓,亦指储藏的米:仓~。~生(即“廪膳生员”,中国明、清两代称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补助生活的生员)。~

    详情

    基本字义● 竹zhú ㄓㄨˊ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子。~叶。~笋。~编(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