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朔

拼音
lóng shuò
注音
ㄌㄨㄥˊ ㄕㄨㄛˋ

“龙朔”基本解释

解释

  • 见“龙荒朔漠 ”。
  • “龙朔”百科

    百度百科

    龙朔 (唐高宗李治年号)

  • 龙朔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唐朝使用这个年号共近3年。
  • “龙朔”造句

    1.从现存诗作看,与传统宫廷诗的局促狭小,龙朔宫廷诗的虚张声势辞采缛丽相比,景龙宫廷诗显得场面扩大,气势壮阔,风格雄浑。

    3.僧枷龙朔中游江淮间,其迹甚异。有问之曰:汝何姓?“,答曰:“姓何。”,又问之曰:“何国人?”,答曰:“何国人。“,唐李邑作碑,不晓其言,乃书之曰:“大师姓何,何国人。”此正所谓对痴人说梦耳。惠洪

    4.龙朔二年,高宗李治身患风痹,恶太极宫“湫湿”。

    “龙朔”分词解释

    ● 龙(龍)lóng ㄌㄨㄥˊ 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舟。~灯。~宫。~驹(骏马,

    详情

    基本字义● 朔shuò ㄕㄨㄛˋ农历每月初一:~日。~望(“朔日”和“望日”)。始:“皆从其~”。北方:~方。~漠(北方沙漠地带)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