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佐

拼音
liáo zuǒ
注音
ㄌㄧㄠˊ ㄗㄨㄛˇ

“僚佐”基本解释

旧时官署中的助理人员。

“僚佐”百科

百度百科

僚佐

  • 僚佐,汉语词汇。
  • 拼音:liáo zuǒ
  • 释义:指属官;属吏。
  • 语出《晋书·周访传》:“ 访谓其僚佐曰:‘昔 城濮之役, 晋文以得臣不死而有忧色;今不斩曾 ,祸难未已。’”
  • “僚佐”造句

    1.从这十一首诗歌看,李白是同情永王璘的,因此愿为其僚佐,以期日后能消灭安禄山。

    2.“南人”即从南阳、颍川追随光武进入河北,充当其大司马、破虏大将军府早期僚佐的人物。

    3.例如,汉末的刺史和唐末的节度使等均集军民两政大权于一身,对直属僚佐均有自行辟除的大权。

    4.玄宗规定,几位刺史到任之后不负责具体州务,一切政务都交给僚佐处理。

    5.牢固控制一个地区,和将藩镇僚佐除授权收归中央,两者是互为因果的,而且只有实现了对一个地区的牢固控制,才能收归僚佐除授权。

    6.可以理解成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即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有着的不同作用。

    7.盖公去后数月,项城每与僚佐忆之,犹为耿耿也。

    8.判官不是正式的官职,是类似于僚佐的职务,也就是现在的秘书。

    9.后来,其父任泰州判官,依然非正官而为僚佐

    10.于是牢之大集僚佐,议据江北以讨玄。

    11.其夜,呼僚佐文武樗蒲,谓众曰:“卿诸人欲令我作何计?”莫敢先答。

    12.刺史僚佐,州吏则自署,府官则命于朝廷。

    13.10月3日,为史迪威事,王世杰及时任军委会政治部长的张治中面见蒋介石,张问何故于发电要求撤换史迪威之前“不与文武僚佐细商”。

    14.魏兵未渡淮,己亥,裴叔业病卒,僚佐多欲推司马李元护监州,一二日谋不定。

    15.唐朝的判官不是正式的官职,而是类似于僚佐的职务,总体来说地位较低。

    16.于是知事及其僚佐们的荷包,只好空着。

    17.各朝代都规定全国官吏的任免权掌握于中央,各地县官必须由其他地方的人担任,地方官不能自用僚佐等,使中央集权制十分严密。

    18.知事及其僚佐要发财,全靠经手钱粮捐派,办兵差和在民刑诉讼上颠倒敲诈这几件事,尤以后一件为经常可靠的财源。

    19.北魏末年和北齐时期,州郡僚佐大多由吏部铨授,但州郡长官自署僚佐的制度并未废除。

    20.官吏的任用权一概由吏部掌握,禁止地方官就地录用僚佐

    21.隋代罢九品官人法,同时废置州郡长官辟除僚佐的旧制,“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咸归“吏部所掌”。

    “僚佐”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僚liáo ㄌㄧㄠˊ官:官~。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属(下属的官吏)。~友。~佐。幕~。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

    详情

    基本字义● 佐zuǒ ㄗㄨㄛˇ辅助,帮助:~证(证据)。~餐。处于辅助地位的人:僚~。劝:~食。~酒(a.陪伴喝酒;b.就着菜肴把酒喝下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