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鹰台

拼音
liàng yīng tái
注音
ㄌㄧㄤˋ ㄧㄥ ㄊㄞˊ

“晾鹰台”基本解释

解释元代游猎之所,猎者常携鹰休憩于此,故名。后为各朝皇家围猎﹑习武之地。其地在今北京市郊南苑。

“晾鹰台”百科

百度百科

晾鹰台

  • 晾鹰台位于南海子南部。黄村卫星城东10公里,大红门村北l公里的地方。是元代帝王在南海子中建置鹰坊、仁虞院的旧址。明代称晾鹰台。台高10米、围长500米。清代,晾鹰台除了是皇家行围射猎和游幸的重要场所外,还是皇帝阅兵演操的地方(故又称练兵台)。
  • “晾鹰台”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晾liàng ㄌㄧㄤˋ ◎ 把衣服等放在阳光下,或放在通风透气的地方使干:~晒。~干。 英语 air-dry; s

    详情

    基本字义● 鹰(鷹)yīng ㄧㄥˉ ◎ 鸟类的一科,猛禽类,嘴钩曲,趾有钩爪,十分锐利,捕食小兽和其他鸟类,猎人可驯养帮助打猎:~犬。~隼(鹰和隼,喻凶猛

    详情

    ● 台(?—?臺、?檯、?颱)tái ㄊㄞˊ 高平的建筑物:亭~楼阁。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窗~。灯~。 量词:一~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