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愤

拼音
kuì fèn
注音
ㄎㄨㄟˋ ㄈㄣˋ

“愧愤”基本解释

解释 1.羞愧愤慨。

“愧愤”百科

百度百科

愧愤

  • 羞愧愤慨。《晋书·王敦传》:“臣每慷慨於遐远,愧愤於门宗。”《南史·萧宏传》:“ 宏 自 洛口 之败,常怀愧愤。”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湘裙》:“ 湘裙 愧愤,哭欲觅死,举家腾沸。” 刘揆一 《黄花岗之役》:“公闻 萍 、 浏 、 醴 事败,击桌愧愤,寝食俱废。”
  • “愧愤”造句

    1.姜博襄越想越感到疚愧、愤慨和怨恨,他的心都痛了。

    2.当我们认为主未与我们同在,面对问题时,我们会防御,怪责,羞愧,愤怒,憎恨,骄傲,恐惧,以及充满自我。

    3.每当我嘴边吐出关于你的话题时,伤心,惭愧,愤怒,百感交集。李宫俊

    “愧愤”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愧 kuì ㄎㄨㄟˋ  ◎ 羞惭:羞~。惭~。~色。~怍(惭愧)。~疚。~赧(因羞愧而脸红)。~悔。问心无~。

    详情

    基本字义● 愤(憤)fèn ㄈㄣˋ ◎ 因不满而忿怒或怨恨:气~。~悱(郁闷)。~慨。~怒。~然。悲~。激~。~恚。公~。义~填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