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税

拼音
lí shuì
注音
ㄌㄧˊ ㄕㄨㄟˋ

“厘税”基本解释

解释晩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分坐厘﹑行厘两种,前者征货物交易税,后者征货物通过税。因税率按货值抽若干厘,故名"厘税"。又叫"厘捐"﹑"厘金"。咸丰三年(1853年)起征,至1931年裁撤。

“厘税”百科

百度百科

厘税

  • 厘税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lí shuì,意思是晚清起实行的一种商业税。
  • “厘税”造句

    1.包士杰主动借给那王府7万元,月息不算高,一分五厘,税契也就整个转交给了包士杰做抵押。

    “厘税”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厘lí ㄌㄧˊ小数名,百分之一:~米。单位名(a.长度单位,中国一市尺的千分之一;b.重量单位,中国一市两的千分之一;c.地积单位

    详情

    基本字义● 税shuì ㄕㄨㄟˋ国家向企业或集体、个人征收的货币或实物:~收。~额。~款。~率。~法。~制。~务。姓。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