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想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基本解释
也称“乌托邦社会主义”。不现实的改造人类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潮。盛行于19世纪初的英、法等国。主要代表为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尖锐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第一次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生产体系提出,但他们又幻想通过宣传、感化资产阶级和示范试验来实现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许多进步思想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该词又常与“空想共产主义”通用。
1.首先,本文对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和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做了简单的梳理。
2.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十六世纪的欧洲,到了十九世纪达到顶峰。
3.罗伯特?欧文不仅作为19世纪最伟大的空想社会主义者之一,而且被誉为“人事管理之父”。
4.欧文既是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家,又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实践者。
5.在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第一幕演出主角,当属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这些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无疑。
6.其中,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沙利?傅立叶的“和谐社会”思想具有代表性。
7.在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第一幕演出的主角是莫尔、康帕内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家们。
8.圣西门作为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著名代表,不仅觉察出了几乎所有后来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而且在他的全部著作中隐含着现代化思想和理论观点。
9.他们关于解决社会矛盾的诸多论述,对于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和中国晚清的思想解放,都分别产生了重大影响。
10.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同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存在必然的联系,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11.他认为空想社会主义是一种宗教性话语,是属于中世纪的。
12.检索与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的有关文献,可以丰富社会主义的思想宝库。
13.当然,他的农业现代化思想也存在着局限性,即带有民粹主义的色彩和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
“空想社会主义”分词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