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曾

拼音
kǒng zēng
注音
ㄎㄨㄥˇ ㄗㄥ

“孔曾”基本解释

1.孔子与其弟子曾参的并称。

“孔曾”百科

百度百科

孔曾

  • kǒng zēng ㄎㄨㄙˇ ㄗㄥ 孔曾 
  • 孔子 与其弟子 曾参 的并称。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自序》:“推 武 周 达孝之源,究天地明察之理,故能心契 孔 曾 ,权衡醇驳也
  • “孔曾”造句

    1.以一种轻松的心情挥写自然之态,俄而,便有清丽的悦目作品呈现眼前,在山水画萌芽期,这种新面孔曾一度支配了画坛。

    2.她的脸孔曾被某个班的男生一致认为是驴脸,细看又像是拉长的苦瓜脸。

    3.扬起了灰尘,回忆里一场梦,照片里的那个人瞳孔曾住着我。阖上了过往梦境活成河流,已滋润了身旁真实中的脉搏。吴青峰

    4.扬起了灰尘回忆里的一场梦,那照片里的人,瞳孔曾住着我。苏打绿

    “孔曾”分词解释

    ● 孔 kǒng ㄎㄨㄥˇ 小洞,窟窿:~穴。~眼。~洞。~方兄(指钱,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恢谐含鄙意)。 很:~急。~武有?

    详情

    ● 曾 zēng ㄗㄥˉ 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祖父。~孙。 同“增”,增加。 竟,简直,还(hái ):&l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