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围子

拼音
kàng wéi zǐ
注音
ㄎㄤˋ ㄨㄟˊ ㄗˇ

“炕围子”基本解释

解释 1.炕边的糊墙纸或护墙布等物,起装饰和保护作用。

“炕围子”百科

百度百科

炕围子

  • 炕围子是陕北窑洞、房屋住室里炕墙周边的一种绘画装饰图案,它是由原始壁饰传承发展而来。生长在黄土高原上的陕北人,家家户户的土窑、石窑,最讲究炕围子。这炕围子一当二用,保护墙壁。美化窑洞,还是婆姨、女子显示心灵手巧的窗口。陕北各地尤其是广大农村,从古迄今都十分讲究用炕围子这种形式,来装饰美化居室环境。
  • “炕围子”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炕kàng ㄎㄤˋ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下面有洞,连通烟囱,可以烧火取暖:~席。火~。土~。烤:把湿衣服放在火边~一~。

    详情

    基本字义● 围(圍)wéi ㄨㄟˊ环绕,四周拦挡起来:~攻。~城。突~。解~。圈起来作拦阻或遮挡的东西:~巾。~墙。~裙。四周:外~?

    详情

    ● 子zǐ ㄗˇ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 动物的卵:鱼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