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报

拼音
kǒu bào
注音
ㄎㄡˇ ㄅㄠˋ

“口报”基本解释

解释 1.口头告知。 2.口头报导,如广播等。

“口报”百科

百度百科

口报

  • 【词语】:口报
  • 【释义】:1.口头告知。《史记·吴王濞列传》:“﹝ 应高 ﹞无文书,口报曰:‘ 吴王 不肖,有宿夕之忧,不敢自外,使喻其驩心。’”
  • 2.口头报导,如广播等。《新华日报》1938.7.2:“读报,表演,戏剧,唱歌,口报,壁报……都可以用,应当用。”
  • “口报”造句

    1.这包括与不法企业勾结,利用假进口报关单和其他商业单据骗购外汇或用同一套单据多次购汇后汇出,属于贸易项目下逃汇。

    2.海关为企业办理出口报关手续时,实行“一张核销单对应一张报关单”的原则。

    3.检查人员告诉记者,名牌服饰因价格昂贵,通过正常渠道进口的本就不多,且均应附有进口报关单、商检单、进货发票、质量证明等。

    4.传统的贯口报菜名,开头的“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这三道菜就有两道属于国家保护动物,不符合时代潮流。

    5.2015年2月6日,中共中国人口报社第三次党员大会召开。

    6.报告认为,今年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将有史以来首次超过乡村人口,报告还表示,没有迹象表明这种趋势正在放缓。

    7.通过成为社会中付出劳动的一员,他甚至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虽然没有把名字刻在百科全书上,!但是却印在了失踪人口报告上。

    8.企业在出口货物申报之前,必须预先将新版核销单编号上网向出口报关地海关备案。

    9.你这捣乱的猴子,谁让你待在窗口报告假消息的?

    10.今年2月,吕某的报关公司向宁波海关递交了一票品名为“文件筐”的出口报关单,海关关员核对后发现品名和重量有出入,于是布控查验。

    11.其中,购汇对外支付的必须提供海关签发的货物进口报关单。

    12.知名流体管专家李经理分析,对于钢铁行业来说,人民币升值势必导致钢材出口报价上涨,中国的钢铁业一向的成本优势将被削弱。

    13.通过成为社会中付出劳动的一员,他甚至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虽然没有把名字刻在百科全书上,但是却印在了失踪人口报告上。

    14.即从10月8日起,旧系统不再受理新的进口报关单电子底帐核查业务,除尚未结案进口付汇报关数据仍在老系统内处理外,新业务必须在新系统中办理。

    15.到时,包括郑州海关在内的10个海关,将实现“十关如一关”,一个地方进出口报关,其他地方都可放行了。

    “口报”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口kǒu ㄎㄡˇ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

    详情

    ● 报 (報) bào ㄅㄠˋ 传达,告知:~告。~喜。~捷。~考。~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废。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