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腕

拼音
kǒu wàn
注音
ㄎㄡˇ ㄨㄢˋ

“口腕”基本解释

某些低等动物(如水母)生在口旁的器官,有捕食的作用。

“口腕”百科

百度百科

口腕

  • 腔肠动物水母类的垂管末端有口,口的边缘的延长物,称口腕。如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具有4条口腕;海蜇(Rhopilema esculenta)有8条口腕(俗称“海蜇头”)。
  • 由水母翼中心延伸出来的腕状物,数量和胃囊相同。口腕上也有许多的刺细胞,除了可以捕捉猎物之外,也可以将食物送入口中。口腕的底部有保育囊,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实囊幼虫,会附著在保育囊上。
  • “口腕”造句

    1.这种无脊椎动物身后拖着长长的布满刺细胞的触角和多褶的口腕,可捕猎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小鱼。

    2.水母的腹部有张“嘴”,周围有四条口腕

    3.等到王一帆的右手离开了张刚的口腕,赵柔儿等人愕然的看到,他的两根指头上正夹着一枚硬币,而且正是之前的那枚一元钱的硬币。

    4.而最大的,要属太平洋海刺,24条长长的触手,以及四五米长的白花边状的口腕,算是水母中“巨无霸”。

    5.目的:为掌部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提供解剖学基础。

    6.伞部加工成蜇皮,口腕部加工成蜇头。

    7.记者看到,奶白色或白色的海荨麻水母依靠着口腕和触手的推动缓慢地呈圆弧状游动。

    8.一是圆圆的伞体;二是触手,上面布满刺细胞;三是口腕,捕食猎物。

    9.这种水母在灯光映衬下,触手和状口腕一摇一摇的,就像拖着蕾丝长裙的美女以优雅的步态来回散步,非常美。

    10.海蜇为海生的腔肠动物,蜇体呈伞盖状,下方口腕处有许多棒状和丝状触须,上方有密集刺丝囊,能分泌毒液。

    11.中国常见的海蜇有伞面平滑,口腕处仅有丝状体的食用海蜇或兼有棒状物的棒状海蜇,以及伞面有许多小疣突起的黄斑海蜇,都有一定毒性。

    12.风早这次终于看清了这些巨型蛤蟆的模样,粗糙的皮肤、粗短的四肢、巨大的口腕、肿胀的眼珠。

    13.海蜇皮尚有厚薄不均,有白色麻腐样的部分,蜇头肉干中空内荡,含未凝固胶质的,均属二矾海蜇皮。

    14.中央有口,口周围有四条口腕与胃腔相通,伞盖周围有许多触须,触须上有丝状的刺。

    “口腕”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口kǒu ㄎㄡˇ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

    详情

    基本字义 ● 腕 wàn ㄨㄢˋ  ◎ 胳膊下端与手掌相连的部分:手~。~骨。~力。扼~(表示惋惜等情绪)。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