糠包

拼音
kāng bāo
注音
ㄎㄤ ㄅㄠ

“糠包”基本解释

1. 草包,没有本领的人。

“糠包”百科

百度百科

糠包

  • 糠包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kāng bāo,是指草包、没有本领的。
  • “糠包”造句

    1.有的糠包石,放在水面不下沉,如果你在其下方浇水,上面种小花草,还能生长。

    2.作为布依族古歌之都的望谟县,布依人更不会忘记通过山歌对唱、糠包对甩来表达爱意。

    3.六盘水一些地方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在对歌时,都要互相甩糠包

    4.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

    5.6年前,他苦驻豫西一个贫瘠小山村,简居勤耕,与当地干群一道,将一个九分石头一分土的“糠包”村,变成了花果飘香的明星村。

    “糠包”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糠 kāng ㄎㄤˉ 稻、麦、谷子等的子实所脱落的壳或皮:米~。糟~。~秕。~醛(有机化合物,是制造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药物等的原

    详情

    ● 包 bāo ㄅㄠˉ 用纸、布或其他薄片把东西裹起来:~装。~饺子。 包好了的东西:邮~。背(bèi )~。 装东西的袋?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