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策

拼音
jǐng cè
注音
ㄐㄧㄥˇ ㄘㄜˋ

“警策”基本解释

①用鞭子赶马。引申为教训督促,使之上进:时常用老师的教导警策自己。
②形容文句精练扼要,含义深刻: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警策”百科

百度百科

警策

  • 警策,又叫精警或警句,指的是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义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它包括三种基本类型:主宾重复判断、表意相反相成和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
  • “警策”造句

    1.讲究全篇的对偶辞采,争取一句的奇特警策;在情景上一定尽力刻画形貌,在用辞上一定尽力要求新颖。

    2.百执事各有寮,日有警策语,依期宣说;夜有巡司,击板念佛。

    3.虽然源于不同文化和语言结构,英汉警策辞在表现手段和认知意义上仍有许多共同之处。

    4.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5.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6.它蕴涵着丰富的佛学智慧和人生哲理,指导我们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学识智慧、正确的处世原则和真诚的警策规劝等。

    7.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文正公的名句时常警策着我.

    8.应弟子振君之请我已手书陈上师的警策教示。

    9.再次,对领导工作具有提醒警策的作用.

    10.拥有的对手就拥有了一剂良药一剂强心针一幅推动器一个加力档一个警策鞭。因为他的存在。我们才会是一条永远鲜活的“鳗鱼”!

    11.儒家学说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君子”,“君子”通过立功、立德来超越死亡,他的人格特征往往被统治阶级所利用,但对世人具有永恒的激励和警策作用。

    “警策”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警jǐng ㄐㄧㄥˇ 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戒备,告诫:~卫。~世。~告。~戒。~备。~惕。~省(xǐng )(警惕醒悟)。

    详情

    基本字义 ● 策 cè ㄘㄜˋ 古代的一种马鞭子,头上有尖刺。 鞭打:~马。鞭~。 激励,促进:~动。~勉。 古代称连编好的?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