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治

拼音
jìng zhì
注音
ㄐㄧㄥˋ ㄓˋ

“静治”基本解释

解释 1.犹言无为而治。

“静治”百科

百度百科

静治

  • 【词目】静治
  • 【读音】jìng zhì
  • 【释义】犹言无为而治。
  • 【出处】宋·欧阳修《国学试策第三道》:“ 帝尧以巍巍之功,臻乎静治。” 宋·苏轼《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古来静治得清闲,我愧真常也一班。”
  • “静治”造句

    1.疏风散热,定惊镇静,治小儿夜啼,惊痫抽搐及妇科等症。

    2.先是后唐的“西京”,随后继为后晋、后汉、北汉的“国都”,这里的动静治乱直接影响到北国与中原。

    “静治”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静jìng ㄐㄧㄥˋ停止的,与“动”相对:~止。~态。~物。平~。风平浪~。没有声音:安~。寂~。僻~。冷~。肃~。~悄悄

    详情

    基本字义● 治zhì ㄓˋ 管理,处理:~理。~家。~丧。~标。~本。~国安邦。自~。统~(a.管理;b.分配)。 整理:~河。~水?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