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下

拼音
qū xià
注音
ㄑㄩ ㄒㄧㄚˋ

“屈下”基本解释

1.谓屈己下人。

“屈下”百科

百度百科

屈下

  • 屈己下人
  • 《吕氏春秋·观世》:“俗人有功则德,德则骄。今 晏子 功,免人於阨矣,而反屈下之,其去俗亦远矣。”《晋书·王衍传》:“ 祜 名德贵重,而 衍 幼年无屈下之色,众咸异之。”
  • “屈下”造句

    1.说书先生也不敢再造次,他知道再词穷理屈下去也于事无扑。

    2.屈下身去,卧如公狮,蹲如母狮,谁敢惹你?

    3.乔吉是元代文人中“沉屈下僚,志不得伸”的典型。

    4.苏暮熙刚到便将膝屈下,手指伸出,抚上铭文之下细刻的“苏瓷”。

    “屈下”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 屈 qū ㄑㄩˉ 使弯曲,与“伸”相对:~曲(qū)。~折。~膝。~伸(弯曲和伸直,引申为失意和得意)。首~一指?

    详情

    基本字义● 下xià ㄒㄧㄚˋ 位置在低处的,与“上”相对:~层。~款。 等级低的:~级。~品。~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平庸境界或下品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