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牍

拼音
sān qiān dú
注音
ㄙㄢ ㄑㄧㄢ ㄉㄨˊ

“三千牍”基本解释

解释《史记.滑稽列传》:"朔(东方朔)初入长安,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牍。"后用以指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三千,极言其多。

“三千牍”百科

百度百科

三千牍

  • 三千牍,是汉语词汇,
  • 拼音:sān qiān dú
  • 解释为向皇帝进呈的长篇奏疏。
  • “三千牍”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三sān ㄙㄢ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维空间。~部曲。~国(中国朝代名)。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

    详情

    基本字义● 千(③韆)qiān ㄑㄧㄢˉ 数目,十个一百(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仟”代):~周(无线电波频率单位)。~克(即一公斤)。?

    详情

    基本字义● 牍(牘)dú ㄉㄨˊ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公文)。尺~(书信)。案~。古代乐器名。 英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