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山藏经纸

拼音
jīn sù shān zàng jīng zhǐ
注音
ㄐㄧㄣ ㄙㄨˋ ㄕㄢ ㄗㄤˋ ㄐㄧㄥ ㄓˇ

“金粟山藏经纸”基本解释

解释纸名。

“金粟山藏经纸”百科

百度百科

金粟山藏经纸

  • 总长857.7厘米高27.8厘米,共由15张经纸粘接而成。 宋代《金粟山大藏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第一卷》 每纸长60厘米,幅幅纸心钤盖:“金粟山藏经纸”小红文长方印,并绘朱丝栏行界。金粟山(浙江省海盐县广惠惮院)藏经纸,乃宋代特有的著名纸品,此纸大约造於宋代熙宁至元丰年间(公元1068年至1085年),纸坊在苏州承天寺。系经楮树皮加工而成,专供寺院写经之用。其内外加蜡加砑使之硬,黄药濡染而发黄。兼因纸厚重,纹理粗,精细莹滑,久存不朽,甚为名贵。其内外加腊砑光工艺,乃宋代造纸业由笺纸生产发展过程中所创造之技法,与唐代的仅仅加腊使纸坚挺平滑、透明美观之法不同。故其不但书写效果尤佳,而且历经千年沧桑,纸面仍然黄艳硬韧,墨色如初,黝泽似漆。
  • “金粟山藏经纸”分词解释

    基本字义● 金jīn ㄐㄧㄣˉ一种化学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黄赤色,质软:黄~。~子。~笔。金一类的,具有光泽、延展性,容易传热和导电的固体的

    详情

    基本字义● 粟sù ㄙㄨˋ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子。沧海一~。古代泛称谷类:重(zhòng )

    详情

    基本字义● 山shān ㄕㄢˉ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崖。~峦。~川。~路。~头。~明水秀。~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详情

    ● 藏cáng ㄘㄤˊ 隐避起来:埋~。包~。~奸。~匿。隐~。蕴~。~污纳垢。 收存起来:收~。~品。~书。储~。● 藏z&agr

    详情

    ● 经 (經) jīng ㄐㄧㄥˉ 织布时用梭穿织的竖纱,编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纱。~线。~纶(?整理过的蚕丝;?喻政治?

    详情

    基本字义● 纸(紙)zhǐ ㄓˇ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张。~币。~烟。~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

    详情